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衡阳市铁路运输职业学校)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大类
(一)专业名称:电气化铁道供电
(二)专业代码:080500
(三)专业大类:电子电工类
二、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二)学制:三年
(三)办学层次:中专
三、人才培养目标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长期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山东省及周边地区电力企业的调研,确定了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产教对接、实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突出职业素养养成和个性培养的“两个平台+两个模块”课程体系,全程融入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推行并完善弹性灵活的“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根据专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并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现行标准,依托电气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进行课程开发;由电气工程系与济南铁路局等合作单位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保障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轨道交通电气化施工与运营企业、电气化铁道供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电气化铁道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用于分析设计电路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轨道交通企业、铁路局、有自备铁路的大型生产企业、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从事电力调度、供配电设备生产调试检修、变电所值班等具体工作,核心岗位为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电力线路工、电气试验工、维修电工。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基本知识
(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和电气的基础知识;
(4)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基础知识;
(5)具有供配电技术的基础知识;
(6)具有接触网施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7)具有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8)具有必要的电气化铁道相关设备的维护与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
(1)具有供用电技术及电气设备的控制、运行及维护专业知识;
(2)具有牵引变配电、接触网施工运营维护、高电压试验及电力线路施工专业知识;
(3)具有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专业知识;
(4)具有高压电气设备测试的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
专业能力
(1)具有对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运营、检修与管理的能力;
(2)具有企事业单位供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
(3)具有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维护工作能力;
(4)具备接触网的安装与检修工作能力;
(5)具备牵引变电所运行与检修、巡视、开关倒闸工作能力;
(6)具备高低压电气产品测试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探索新技术和自学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安全操作和自我行为约束能力;
(5)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6)具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3.素质结构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及政治敏锐性;
(2)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
(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
(5)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恪守职业道德。
(三)职业面向
1.本专业学生就业范围主要涉及:
(1)从事轨道交通及供用电企业的电力调度及供用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
(2)从事牵引变电所、接触网、高电压设备、供电线路的运营、检修和维护工作;
(3)从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4)在各类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
(5)在电力供电设备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生产、调试安装、维修工作。
2.具体从事的首要就业岗位:
(1)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维修电工;
(2)变配电设备检修----变电检修工;
(3)变配电所值班-----变配电所值班员;
(4)配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及施工-----电力线路工;
(5)电气设备试验-----电气试验工;
(6)电气安全管理-----电气安全员;
(7)接触网设备运行、检修及施工-----接触网工。
3.可持续发展就业岗位:
(1)铁路运营企业供电调度员、勘察设计企业设计人员;
(2)电气工程师;
(3)铁路供电段技术部门、安全部门主管人员。
四、毕业条件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的学习,最低取得学分142学分,其中选修课最低14学分(含专业限选课程),通识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方可毕业。
五、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工作经历证书”为内涵的“三通三融三证书”为指导思想,实施“产教对接、实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施工、运行与维护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产教对接。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与济南铁路局、中铁电气化运营管理公司、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拓宽“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的通道;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深化“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推进“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
实岗历练。在校内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以接触网工、变电所值班员和电气试验工的身份,进行接触网检修与维护、变电所运行值班、高压电器测试的核心技能训练。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培训基地比武练兵,训练学生的接触网工、变电所值班员、电气试验工的规范化操作能力,实现“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依托济南铁路局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作业规范进行考核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深化“学校与企业评价相融”。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如图1所示。
“产教对接、实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教育、美德教育多头并进,既培养从事电气化铁道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又培养电气化铁道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倡导“全人教育”理念。
1.职业能力培养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铁道电气化技能实训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济南铁路局济南、青岛供电段等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化的学习氛围。将“教学做一体、学训赛相通”的理念落实到实际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1)建立校企共育人才的机制
落实学院校企合作相关规章制度,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推动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到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考核,推进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校企联合组建教学团队
校企共同制订《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教师顶岗锻炼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与合作企业共建兼职教师企业库,在校企深度合作层面上解决兼职教师聘任问题,保证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推动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实现校企专兼教师“互兼互聘、双向交流”。
(3)开展订单培养,逐年扩大订单规模
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培养人才。与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济南铁路局、南昌铁路局等签署协议开展订单培养,开设青岛地铁订单班、济南铁路局订单班。根据各铁路局的人力资源建设计划逐年扩大订单培养规模。
(4)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与济南铁路局、青岛地铁公司等合作企业采用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铁道电气化技能实训中心、济南铁路局现有的青岛、济南供电段校外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顶岗实习的环境,提升职业能力。
2.美德教育
在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教育同时,合理安排传统美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通识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美德教育,并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秉承“知能共进、德道同优”的校训,树立“就业靠专业,发展凭素质”的育人理念,营造美德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院服务铁路事业发展和促进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通识课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等通识课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人文素质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2)在专业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渗透美德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点滴渗透、潜移默化;将行为规范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渗入到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践过程中,学会融入团队、增强集体荣誉感。
(3)举办多种形式的“美德教育”主题活动。集体讨论学习、美德日记评比、经典诵读、诚信调查、参加公益活动等。
3.创新教育
在培养模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可选择的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内容上,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的教育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包括专场报告会和讲座、各种技能大赛、专利发明创新、特长生课题研究、创业计划竞赛、社会实践等等,重视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形式的院级竞赛活动,建立奖励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到“创新实践学分”中,激发大多数同学们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在教学方法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实用、有趣的关键字卡片法、理解标注文字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谈话法、逻辑关系法、站位法、工作与小组过程提炼法等多样性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参加“电气化铁道技术协会”,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接触网技能比武”、“电力线路工技能大赛”。开放校内“铁道电气化技能实训中心”,为学生技术发明提供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持。从而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训练创新思维、开发创造力,以期使其形成创新的习惯,经过多年的内化,养成创新的品格。
4.“三证书”要求
为更好地实现“产教对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实施“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工作经历证书”的三证书制度,学生除须满足学分要求外,还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历证书。
(1)取得一种及以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应考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考取中级接触网工、变电所助理值班员、电气试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2)学生通过在校期间不少于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取得工作经历证书。
图1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示意图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
城轨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3.专业选修课
(1)电机与变压器
(2)计算机辅助制图
(3)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4)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5)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
4.综合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