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衡阳市铁路运输职业学校坚持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己任,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对2019年教育发展与质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衡阳市铁路运输职业学校是经衡阳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大类。学校的办学模式是“一体两翼”,以“对口升学”为主,让中专生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铁路、航空等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教职员工251人。学校的管理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校本部位于雁峰区罗金桥1号,白沙洲校区位于白沙洲工业园富金路1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为175亩,总建筑面积100678.96㎡。学校现开设有:铁道运输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施工与养护、航空服务、船舶水手与机工等专业。其中,船舶水手与机工专业为2019年新增专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均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和相关机构审批。
1.2学生情况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490人,2019年招生人数为1315人,毕业生1176人。其中享受国家免学费人数3160人,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483人。
①招生规模上:我校2018年招生人数为1238人。2019年略有增加,招生人数为1315人。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和高职扩招释放出的利好,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得益于我校持续不断的稳定健康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使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我校就读。
②男女结构上:因我校专业设置中工科类专业偏多,所以招收的男生比例偏高。在校男生占68%,女生占32%,男生高于女生。
③来源结构上:我校农村学生占比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农村户籍占62%,非农村户籍占38%,反映出中职学生家庭情况以农村农民家庭为主。
④毕业生规模上:2018年我校毕业生人数为910人。2019年毕业生人数为1176人,毕业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1.3教职工情况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58人,生师比1:16,教师学历结构:硕士以上学历4人,本科11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8.10%,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21%,兼职教师占教师比例5.1%。
学校设施设备总值1572.8万元。2019年,我校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实训大楼。学校实训楼总占地面积约3700平米,里面涵盖有VR实验室、电子电工操作室、钳工操作室等专业实训室。学校计划配备先进的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学校计划后续投入500万元。 1.4设施设备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
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团委活动、主题班会、中职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工程、主题教育活动等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学习宣传教育。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2019年共计开展志愿者服务8次,主题教育活动8次,累计参与人员达到千余人;我校学生总体上,思想积极、要求上进,法纪观念较强,学习态度逐年优化,学生操行总体情况较上一学年度有所改善和提升。
2.1.2文化课合格率位居全市前列
2019年,我校学生971人报考对口升学考试,924人被录取,录取率达95.2%,再创我校历史新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全省文化课普测,我校以总平均分89.588的成绩位居全市第一;以总合格率99.9%的成绩,居全市第二。
2.1.3专业技能凸显学生特质
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开展7S管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社团活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讲座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紧抓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建立各种学生专业技能社团,举办和参加了多项技能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2019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共获得6个奖项,其中“黄炎培创业规划综合模拟赛”获省二等奖,是全市唯一获奖的民办中职学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到97%,优秀率42%。
2.1.4体质测评助推学生身心素质不断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学生身心素质教育,依托体育课、田径运动会、心理健康课等载体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身心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学校根据学生身体状况,结合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我校推动广中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2019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4.6%。
2.2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形式,及时征集学生对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教学环境、业余生活、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校管理规范有序,校园氛围和谐文明。经统计,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92%,专业学习满意度95%,实习实训满意度90%,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2%,生活满意度92%,安全满意度9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5%。
2.3资助情况
学校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及时高效地全面落实资助工作。2019年,我校享受国家免学费人数为3160人,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为483人。全部按照国家政策严格落实。
学校将国家资助政策作为我校重点宣传之一,利用校园厨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向全体师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宣传。大力宣传国家政策,使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学校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层层监管,学生入学后按照国家要求审核符合政策的学生,保证不错报漏报,最后所有符合的同学都会全校公开公示,保证国家助学工作的透明公开公正。
2.4就业质量
2019年,我校971名学生报考对口升学考试,924人被录取,录取率达95.2%,再创我校历史新高。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学校的对口升学率年年攀升,但我们也深知,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升学”与“就业”两条腿的步调还不一致,从2020年开始开始,我校将补齐就业短板,真正做强学校发展的“一体两翼”。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动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铁道运输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电气化铁道供电3大专业群。采用“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不断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系统科学地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和制订流程,通过采用“订单”培养,“菜单”施教的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工业机器人、水手机工两大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3.2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确定了以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线,以相关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按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工作流程,构建了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对交通运输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形成了铁道运输、航空服务、船舶水手与机工、机电应用技术、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施工与养护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下发了教师学历提升和教职工学习制度等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实行师徒结对制度,对新入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新进老师举行汇报课、公开课,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通过帮扶带,很新教师在很短的时间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技巧。学校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去年,请全国知名德育专家涂俊礼、魏书生到学校专场授课,邀请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全省知名培训团队专家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同时还安排学科带头人去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一系统的培训学习,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2019年度,学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达78人次,完成1个省级课题结题工作,新立项省级课题1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奖论文13篇。教师参加各类比赛30人次获奖。其中,国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省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规范有序。教学常规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首先从每位教师的“备、讲、批、考、辅”抓起,做到“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每周分年级对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教学反思、学习笔记及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实行推门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校长每周一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老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不掉链子。
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所有老师每天指纹机四次考勤,有教学任务的老师上课必须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学校有完整的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明确禁止上课坐教、打手机、体罚学生等教学违规行为;有严格的课堂纪律规定,要求全校教师不得随意调课、迟到、早退。坚决禁止上“放养课”、“甩手课”、“闭眼课”,杜绝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因材施教,确保一课一得、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校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对口高考、文化课普测、学生技能竞赛再创新的佳绩。
推动教研教改创新。我校一直坚持实行集体备课。我校集体备课坚持“三确定”,即: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地点、主讲人;“四个一”的要求,即:集体讨论一个教学问题,讨论确定一篇教案,一个教学故事或案例,一篇反思。坚持实行听课评课制度,纳入量化管理,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老师每周听课两次,做到及时评课,相互取长补短,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形成了浓厚的教改教研气氛。同时,积极引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理论成果。本年度内,我校教师获省级立项课题1个,教师参加省级优秀论文评比4篇获三等奖,是全市中职民办学校中获奖最多的学校。参加市级优秀论文评比共14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是全市中职民办职校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学校。
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教师聘任制度》。新聘教师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经过笔试、面试、考核等流程方能录用。学校还制定有《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师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严格考核评价;制定有《教师评级定等办法》、《教师奖励方案》、《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等,为教师的成长、成熟、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校还十分关注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名师引导、骨干示范、德艺双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市教育局召开的“全市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上,我校就教师管理作了典型发言。
3.4.2学生管理
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紧密配合学校学生工作的部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潜力予以引导、对寝室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忙、落实常规的学生学籍评选管理工作、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
进一步加强“两禁”工作:禁止师生校内吸烟;全面禁止学生校内使用手机。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通知要求,净化育人环境,维持良好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专心学业。我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带入校园的,由班主任统一收缴并保管,周末再统一发放。通过宣传到位、规范管理,很多同学都开始慢慢戒掉手机瘾,投入到充实的学习生活之中。
严格执行“7S”管理:要求所有学生预备铃响之前进班,利用预备时间读书、作业、预习。迟到现象基本绝迹,上课秩序得到了有效保障。
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工作:严格考勤制度,严把考勤关,严格执行早操、晚自习制度,每堂课考勤,各班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在校园网及时通报,并每月汇总。从学习时间上对学生进行约束,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开展“严规肃纪正学风”、“诚实守信正考风”的全体学生干部参与的教育会议。
3.4.3财务管理
学校配备有专职会计,严格按国家财务法规制度要求建立会计帐簿,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每年对学校财务账目由审计事务所进行年度会计审计。学校帐目能如实反映学校收支情况,学校日常运作开支均由校长一支笔审批,大宗项目开支由校董事会研究决定。学校严格按照教育收费政策规定和物价主管部门许可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做到“四公开”,即公开收费政策依据、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教育局和物价局举报电话,实行阳光收费,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收费行为。
3.4.4安全管理
学校健全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建立了校长负总责,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人防、物防、技防”落实到位。
实行领导干部轮流督查制和首遇责任制。每天对食堂、寝室、机房、配电房、宿舍楼、教学楼等重要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对消防灭火器进行更换。经常进行交通安全、防恐演练、防踩踏、防溺水、防火、防毒品等安全教育。
十分注重食品卫生安全。要求采购的食品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的定点商店或摊位购买,索票索证、验收检查和登记工作,对不新鲜或有疑虑的食品禁止入库。定期对经营食品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挂牌上岗。督促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做好餐具和食具的消毒工作,对各类食品进行48小时留样并有留样登记记录。
加大对学生安全法纪教育。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法纪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各种途径,如黑板报、海报、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聘请法制副校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饮食、防火、防电、防盗、防传染病和防不法侵害等方面的教育。今年以来,学校先后举行禁毒知识讲座、防火演练、女生防侵害讲座等活动,每年都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心理测试,使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一年来,学校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并被雁峰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安全氛围营造,因地制宜开展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园管理为保障,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学校社团活动,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合唱团、文学社、滑板社等社团活动开展有声有色。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展现个人风采,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在年度“文明风采”系列活动中,获得的奖项和等第居全市中职学校前列。校篮球队2019年代表衡阳市参加湖南省中职篮球赛,获得“优胜奖”,是全省唯一参赛的民办中职学校。
3.5.2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重视
我校积极推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依托体育课、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心理咨询等载体构建较为完善的身心健康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一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特色社团,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二是重视心理辅导,建设标准心理咨询室,引进专业心理老师。我校现有心理老师4名,全部拥有本专业教师资格证及心理咨询资格证。
3.5.3文明风采活动成果丰硕
2019年,我校积极参与文明风采系列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的奖项和等第居全市中职学校前列。据统计:师生获得各项荣誉共计26项,其中省级荣誉2项,市级一等奖3项,学校还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2018—2019年度文明风采活动优秀组织奖”,在全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我校还作为唯一一所民办学校作典型发言。
(2019年文明风采活动部分获奖名单)
校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学校不惜财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都会举行秋季运动会、艺术节、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全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学校还以主题特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每年三月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五月“少年‘雷锋’”活动,新生入学军训和素质拓展,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观念、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学校还开辟第二课堂和特长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学校现有社团组织22个,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展现个人风采,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3.5.4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3.6党建活动
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正式党员17名,预备党员3名。校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校党支部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严格按照支部“五化”建设的要求,全面落实“三课一会”等党组织制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省委组织部亲临我校调研指导。
与此同时,校党支部十分注重组织发展工作,将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各方面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及时确定为培养对象,列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到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把那些思想进步、为人正直、入党动机端正,在老师同学中威信高的同志吸收入党,2019年度,校党支部吸收了3名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广大党员在校党支部的带领下,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放在首位。2019年,通过学校的严格考察,经董事会研究同意,先后与三家优质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它们分别是: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湘辉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厦门天马微电子于199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专业生产、经营液晶显示器及液晶显示模块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球,已成为国内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制造商之一,立足中国,全球性经营。作为国内唯一掌握通用耗材芯片技术的企业,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占有全球兼容墨盒芯片市场的80%以上;湖南湘辉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成立的中国海运集团湖南省船员基地,主要从事国际船舶管理、船舶配员服务和海员外派劳务输出,是湖南省最大的船员外派服务机构。这三家企业均具有良好社会信用和品牌影响力,是行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发展质量优秀,且均具备履行校企合作所要求的相应场地、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条件和能力。
4.2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协议内容,校企合作订单班采用2+1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后,即将“教室”搬到公司。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岗位教育,在此基础上到企业继续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充分融合,使教学更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和针对性。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加强毕业生实习管理、确保毕业实习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制定有实习计划,指定专门老师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实习管理质量。2019年,学校共36名订单班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家长、企业满意度均超过96%。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加集团化办学,牵头组织了相关专业、行业合作办学、资源共享。通过校际、校企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带动和推进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汇集多方资源,促进了全社会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5.社会贡献
5.1让更多人的中职学生梦圆大学
通过“对口升学”,让中职学生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铁路、航空等优质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2对口支援
学校对口帮扶衡阳县大安乡贵华村,对其进行对口扶贫工作。2019年度,学校接收该村3户寒门学子入学免学费就读。学校还向该村提供了共计7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5.3文化传承
学校注重培植“工匠精神”文化底蕴,让“工匠精神”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围绕匠心文化,加强人文教育,组建礼仪、书法、绘画、动漫、韩语、篮球等15个社团,开展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强烈感受和体验匠心文化的熏陶,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职人文教育。
6.举办者履职
学校董事长王昶明严格按照省、市教育局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精神;各种政策性经费能够足额及时落实,能积极筹措经费,全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为学校发展建设、有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7.特色创新
7.1案例一:打造“无手机课堂”
我校秉承“特色教学”、“创新管理”理念,力推创新型管理机制。在各项常规管理中,我校率先在全省中职学校推行“无手机课堂”,打造“无手机校园”。从2018年起,我校花费两年多时间打造无手机校园:两次发起《致家长的一封信》,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数次调整手机收发与管理的方式方法,从无手机课堂到无手机寝室,再到无手机周三,最后到无手机校园,逐步加强手机管控力度与范围,让学生逐步适应;着力丰富校园生活环境与课外文体活动,增设多种多样的兴趣社团并配置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现在,我校校园井然有序:上课玩手机情况基本杜绝,校园各处的“低头族”也基本绝迹,学生就寝和休息秩序好转许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文体活动当中,校园学习氛围越发浓厚。
7.2案例二:以赛促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我校办学特色,以“对口升学”为主,“订单培养”为辅,本年度我校坚持以赛促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根据国家技能竞赛的规划,确定学校参赛项目,根据学校现有专业及条件,作出整体规划。一是竞赛苗子的选拔。在校级竞赛基础上,选拔那些心理素质稳定,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充满自信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具有感悟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二是竞赛苗子的培养。在技能竞赛的培训过程中,根据竞赛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将培训过程划分为基础知识阶段,知识整合阶段,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尽可能地按时按质完成阶段性目标,以达到培训总目标的实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自学、质疑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训练、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高效率的学习策略、、协调好教、学、练、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技能竞赛试题一般内容新、难度大、范围广、问题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我们对参赛选手进行多次高难度的模拟考核,聘请外校专业教师监考和评卷,并实行淘汰制,以此来训练选手适应高难度的竞争。
2019年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师生获奖50人次,其中:1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国家级三等奖。4人获省级一等奖,1人获省级二等奖,2人获省级三等奖,市一等奖7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4人。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①学校管理有待加强。科学管理是现代学校强劲发展的基础,管理出效率。学校目前还存在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理念陈旧落后,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履责担当意识不强,管理方法简单粗泛,大局意识相对缺乏,整体效应未能显现。为此,要不断为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与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
②学习意识亟待强化。终身学习是维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董事会明确提出“学习强校”战略,但未能引起各方重视,未能把学习作为修身立业的首要任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学习、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学而不真、学而不深、学而不思、学而不行。为此,要大力加强学习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丰富学习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学懂弄通做实,实现学习强校目标。
③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校教学质量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距离学生家长的期盼仍有差距。学风、教风还不太严谨,教学管理存在缺失,对口升学含金量不高,文化普测、技能抽查成绩还不过硬,技能比赛项目偏小,获奖等第不高。为此,全校上下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守教育初心,履育人使命,切实把我校建成名符其实的省市一流民办中职学校。
④办学模式转型升级有待深化。中职教育的宗旨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家长的期盼,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应该是升学与就业并举,因此,董事会提出“一体两翼”办学模式改革。当前我校对口升学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而促进就业还有欠缺,实训场地不够,实训设备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合作企业数量不多,融合度不高,从而制约了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型升级。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条件改善,引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促进我校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衡阳市铁路运输职业学校
2020年2月